• 活動主旨
  • 競賽時程
  • 參賽攻略
  • 徵件辦法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專家評審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歷屆作品
  • 常見問題
  • 創作與投稿專區
  • 活動主旨
  • 競賽時程
  • 參賽攻略
  • 徵件辦法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專家評審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歷屆作品
  • 常見問題
  • 創作與投稿專區
找密語
拿好禮
工作坊
報名
傳訊息給數感詩人NumNum
活動主旨

AI技術興起,
我們鼓勵孩子親近並學習應用新的技術。
本競賽期望為數位時代下的親子共學情境,
提供新的方案,
打造親師生與科技的正向互動模式。

培養AI應用能力,提升科技素養。
融合科技、數學、文學,體驗跨領域學習。
用數學與文學符號,表達個人經驗。
透過AI協作,激發對人文與科學的興趣。
競賽時程
10/18
線上
賽制說明會
115/1/23
截止投稿
2/6
公告入圍名單
2/24
提交創作影片
3/9
公告得獎名單
3/14
頒獎典禮
參賽攻略
觀看更多影片
徵件辦法

創作規則與投稿辦法

  1. 本競賽之文學創作須以數學為靈感,並以詩作形式投稿,不限體裁。參賽者需先完成原創詩作,並再以詩作為基礎進行圖像共創,最終一併繳交詩作與圖像。(作品繳交之詳細格式,請參見下方說明。)
  2. 本競賽於創作與作品上傳,必須使用官方網站「創作與投稿專區」。該專區由數感實驗室建置,採用 Gemini 所提供平台 API 技術,結合專屬數感盃的 AI 工具「數感詩人 NumNum」,供參賽者進行創作與繳交作品。
  3. 投稿辦法
    1. 透過「創作與投稿專區」創作並一鍵投稿文字與圖片。作品皆將依主辦單位格式為準,採標準繁體中文創作,A4大小、字體12級、新細明體橫式排列。
    2. 繳交作品時請確認作品使用中華民國教育部《重訂標點符號手冊》所訂標點規範(例:, 。 ; : ……等全形符號),避免使用英文標點和半形符號。
    3. 與AI互動之歷程紀錄與繳交作品文字檔中,請勿書寫繕打非作品內容之個人資料,亦不得加註任何記號,違者不列入評選。
    4. 繳交作品圖檔將由專區自動跳轉,並於提示對話框中點選要參賽之作品圖檔。
    5. 翻譯、抄襲、冒用他人作品、利用他人姓名參賽或集體創作者不列入評選。
    6. 投稿作品必須是首次參賽,不受理已參加其他競賽得獎之作品,並未曾出版,且未在任何報刊雜誌、虛擬媒體(包括網站、部落格、社群平台或各種電子出版型式)等公開發表,亦不得同時參加其它競賽活動。
    7. 參賽者須具備有效之中華民國(台灣)國籍,並持有有效中華民國護照或能證明其國籍之相關文件。未符合此資格者,將不列入評選。
    8. 如有任何因電腦、網路、電話、技術或不可歸責於主辦單位之事由,而使參賽者所寄出或登錄之資料或投稿作品有遲延、遺失、錯誤、無法辨識或毀損之情況,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,參賽者亦不得因此異議。
    9. 投稿作品不符合上述條件者,主辦單位有權逕行取消其參賽資格;若於競賽活動後,經檢舉查證屬實,主辦單位除取消得獎資格,有權追回獎金、獎狀、獎盃、感謝狀或參賽證書等,並公布其違規情形之事實,一切法律責任由參賽者與指導者自行負責。

參賽資格

  1. 國小中年級組:國小3-4年級之在學生與同等學歷之自學生。
  2. 國小高年級組:國小5-6年級之在學生與同等學歷之自學生。
  3. 國七組:國中7年級之在學生與同等學歷之自學生。
  4. 指導者:每名學生須有一位指導者(須由年滿18歲之成年人,家長或學校老師均可)。

評選規範

  1. 報名暨投稿期限:

    參賽者須於 2026/01/23(五)23:59 前上傳下列檔案至官方網站,完成報名程序。若文件檔案有缺件者,於截止時間前,投稿者可隨時調整補件;於截止時間後,主辦單位無法再受理任何補件。

    本屆數感盃僅透過官方網站「創作與投稿專區」一種創作及上傳方式,請依下列規定遞交作品:

    • 於該專區創作對話框使用一鍵上傳之功能,將最終共創之詩作與圖片點選上傳。
      • 點擊此行閱覽 創作與投稿專區使用說明書。
    • 列印個人同意書並請法定代理人與指導者親筆簽名後,上傳於官網個人後台。
      • 個人同意書2份含:著作權授權書、指導者同意書,請點此下載。
  2. 評選採三階段審查:

第一階段|初審

為主辦單位進行之資格審查與初步內容評估階段,將確認投稿是否符合基本參賽條件(如報名完成、格式正確、檔案齊全、時限內繳交等),並檢視詩作與創作歷程之完整性與合適性(如含有個人資訊、不雅用語等)。

若投稿件數超過 500 件,主辦單位將依完整性與基本表現進行初步篩選,決定是否進入複審階段,本階段不進行作品排序或評分。

第二階段|複審

通過初審的參賽者作品將進入複審階段,由外部專業評審團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評選。

  • 公告入圍決審名單:2026/02/06(五)
  • 入圍者需提交:90 秒創作理念說明影片(以下簡稱創作說明影片),並於 2026/02/24(二)23:59 前上傳至報名表單中(尚未開放)。
    • 創作說明影片規範
第三階段|決審

通過複審的參賽者作品與創作說明影片,將由4位決選評審進行最終評選,並頒發以下獎項:

  • 金獎、銀獎、銅獎、佳作以及評審特別獎。
  • 公告得獎名單:2026/03/09(一)
  • 頒獎典禮:2026/03/14(六)

詳細規範請參考:創作規則與投稿辦法

評分標準

作品 完成度 圖像藝術性 5%
詩作文學性 15%
數學應用比重 15%
創意 15%
創作歷程 指令精確完整 10%
修改互動歷程 20%
獨到觀點角度 20%

獎勵辦法

  1. 參賽得獎者獲頒獎金、獎狀如下:(共三十名)

    1. 金獎:獎金2,000元整、獎狀一幀、特殊獎盃一座。每組取1名,共3名。
    2. 銀獎:獎金1,000元整、獎狀一幀、特殊獎盃一座。每組取2名,共6名。
    3. 銅獎:獎金500元整、獎狀一幀、特殊獎盃一座。每組取3名,共9名。
    4. 佳作:獎狀一幀、獎牌一面。每組取4名,共12名。
  2. 決選評審特殊獎(入圍者中選取,即重複得獎,共四名)

    1. 最佳視覺效果獎:獎盃、獎狀一幀。共1名。(獲獎圖像、詩作將製作為專屬客製化文創商品並致贈現場所有與會人員。)
    2. 最佳文采創意獎:獎盃、獎狀一幀。共1名。
    3. 最佳科技互動獎:獎盃、獎狀一幀。共1名。
    4. 最佳數學思維獎:獎盃、獎狀一幀。共1名。
  3. 經審查符合徵件辦法之參賽者,於2026/02/24(二)起至2026/03/16(一),得申請數感實驗室頒發之「參賽證書」,逾期將不受理。

  4. 上述獎項數量及使用,主辦單位保有最終調配解釋權,必要時得視投稿數量調配比例,或以「從缺」辦理。

指導者獎勵辦法

  1. 金、銀、銅獎得獎者之指導者,頒發感謝狀一幀。共18名指導者。
  2. 卓越指導獎:指導 2 人以上入圍得獎的教師將獲頒獎狀及獎金 1,000 元。
  3. 團體報名獎勵:報名達 20 人以上,致贈感謝狀於教師。

領獎辦法及相關義務

  1. 本活動各獎項之得獎人,主辦單位除以電子郵件通知各得獎者外,並於活動網站上公佈得獎名單。得獎人須於領獎期限內,簽回相關文件後,方得領獎,逾期或未依規定領取者,視同放棄,得獎人不得異議。
  2. 獎狀、獎金於發放或寄送後如有遺失、盜領或損毀,主辦單位與協辦單位恕不補發。主辦單位保留全權處理任何未頒發的獎項之權利,並保留以其它價值相當之獎品替代本活動原公佈獎項之權利。
  3. 指導者至多兩名並列。且指導者獎項以每組為單位計算,獎金將平均分配。(如:1,000元由2人平均,各得500元)。
  4. 活動需聯繫法定代理人。即使指導者為學校教師,亦須提供家長之基本聯絡資料(姓名、關係、電話、Email)。
  5. 得獎人須出席主辦單位所舉辦之得獎作品發表場合。

著作權法及其他事項

  1. 投稿作品應具原創性,不得抄襲、模仿、或剽竊他人之作品,若有涉及相關著作權法律責任或侵害他人權利時,悉由作品提供者自負法律責任,若主辦單位權益因此受有損害,參賽者應對主辦單位負損害賠償責任。
  2. 參賽者應與主辦單位依著作權法規定訂立著作財產權讓與契約,得獎作品之著作財產權及各項權利均歸屬主辦單位,授權主辦單位及主辦單位再授權之人使用,且承諾不行使著作人格權。主辦單位保有得獎作品修改權,作者不得異議。
  3. 參賽者保證所有填寫或提出之資料均為真實、正確,且未冒用或盜用他人資料,如有不實或不正確之情事,將被取消參加或得獎資格。如因此致主辦單位無法通知其得獎訊息時,主辦單位不負責任,且如有致損害主辦單位或他人權益者,參賽者應負相關法律責任。
  4. 本活動如遇有不可抗拒之因素或特殊情事,主辦單位保留更改相關內容及辦法之權利,並以本活動網站公告為依據。辦法內容如有疑義或其它未盡事宜,主辦單位保留解釋及變更之權利,請注意官網公告,並以公告為準。
  5. 本競賽主旨為人與AI之協作共創,於此脈絡下生成之作品,其創作人得主張並讓與、共享作品之著作權予主辦單位,惟該權利仍須符合平台方 Gemini 之規範。
展開看更多收合活動辦法
聯絡我們
客服信箱
numeracyaward@gmail.com
聯絡電話
02-2391-6020 轉 20
數感盃活動小組
主辦單位
AI夥伴
協辦單位
策略夥伴
Copyright © 2024 數感實驗室 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