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多少年後會在7月下雪

作者 黃聖翔、簡廷恩

(使用的為格里曆)

研究動機: 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(WMO)發表去年度評估報告指出,去年(2019 年)以來全 球氣溫較工業革命前均溫高出攝氏 1.1 度,即將成為史上最熱 10 年。海洋吸收溫室氣體使溫 度達新高;格陵蘭過去 12 個月融冰 3290 億公噸;全球海平面高度於去年 10 月達到歷來新高...... 既然氣溫對人類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我們身為在極端氣候下生活的國中生,想知道 若全球暖化逐漸平緩台灣多少年後會在 7 月下雪?就讓我們以此為目標,攜手愛護這塊土地, 愛護我們唯一的地球,定能減緩過多溫室氣體對環境的破壞,還後代子孫一個充滿生氣的大地。

首先要知道,我們每年多出了多少秒。
儒略曆:4 年 1 閏,1 年為 365.25 天,這就是大家普遍知道的 1 年=365 又1⁄4天。(之後我們設 365.25 =a)

格里曆:4 年 1 閏,遇世紀年 ex:100、200...... 不閏,但世紀年若被 4 整除 ex:400、800......則 又閏, 400 年 97 閏,所以 365.2425這就是大家現在掛在牆上的陽曆。(之後我們設365.2425=b)

儒略曆的 1Y=365.25D=365D+6hr=a 

格里曆的 1Y=365.2425D=365D+5hr+49min+12s=b

平均回歸年的 1Y≒365.2421990741D≒365D+5hr+48min+46s(+0.00224ms)

(設 365.2421990741=c)

e-f=26s

阿洛伊修斯·里利烏斯:「a-b=0.0075 =(10min+48s)/Y,格里曆比儒略曆準多了,若用儒略曆不到5年半就會快1小時啦 !」格理曆是由阿洛伊修斯·里利烏斯算出,可惜的是他算那麼辛苦,卻不是叫「阿洛伊修斯·里利烏斯曆」。不過話說月球上好像有一個隕石坑,名叫―――――「里利烏斯坑」 。

阿洛伊修斯·里利烏斯:???

小結論(1):若用格里曆每年將多出 26 秒。

若要讓台灣在 7 月下雪,首先我們須從「每年多出 26 秒」與「歲差」下手。 (我們設「每年要多出26秒」=甲因素)、(我們設「歲差」=乙因素)。所謂的「歲差」在天文學中是指一個天體的自轉軸指向在空間中緩慢且連續的變化,就地球而言,大約 25,771.5 年(依據 2000 年的速率)的週期掃掠出一個圓錐。

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

甲:若只以「每年多出 26 秒」而言,想讓太陽在 7 月直射南回歸線,我們需要快上半年,也就是(平均回歸年的一年÷2)÷26 

=(15778463s)÷26 ≒606864 Y 後

乙:若只以「歲差」而言,想讓太陽在 7 月直射南回歸線,需要經過半個歲差,也就是約 25800Y ÷2=12900Y

所以:
設 1 段太陽從 7 月直射北回到 7 月直射南回的年數=1
(1/606864+1/12900)X=1
(51647/652378800)X=1
X=652378800÷51647≒12632≒12600

小結論(2):台灣約在 12600 年後的那一年,7 月的氣溫將約等台灣現在 1 月的氣溫,且 12600 年之後,每(12600x2)=25200 年為一周期。

但是......

(圖片來源:中央氣象局)

一個很尷尬的問題,就是冬天好像也不會下雪。

玉山:我會我會

桃園:我勒?

玉山:為甚麼把我槓掉!!!( 氣噗噗

於是,我們決定鼓起勇氣會會「冰期」。(我們設「冰原最盛期」=丙因素)

冰期是一段持續的全球低溫、大陸冰蓋大幅度向赤道延伸的時期,即導致「冰河時期」。而間冰期是指兩次冰期之間,全球溫度較高,大陸冰蓋大幅度消融退縮的時期。每次冰期平均持續 7-8 萬年,而每次間冰期平均持續 2-3 萬年,1 冰期+1 間冰期≒10 萬年

目前處於 1.14 萬年前開始的間冰期。

2.5-1.14=1.36( 估此次間冰期所剩 1 萬 3600 年 )

7.5÷2=3.75(估間冰期末至冰原最盛期需 3 萬 7500 年 )

1.36+3.75=5.11≒5 ( 估今日至冰原最盛期需 5 萬年)

小結論(3): 台灣約在 50000 年後,將達下一次冰原最盛期,且 50000 年之後,約每 10 萬年為 一周期。

若想讓台灣 7 月的氣溫約等台灣現在 1 月的氣溫,並同時遇上冰原最盛期。

12600+25200x=50000+100000y=z (x,y 要為自然數),求 z 最小值 

126x-500y=187,若 x=61 ; y=14.998≒15 

則 z≒50000+15x100000≒1550000≒1.55x 106

所以在約1.55x 106之後的那年 7 月,將是以冬天的狀態遇上冰原最盛期。但故事還沒結束喔,因為......

以上為全球平均溫度,約 15°C 以下為冰期,約 15°C 以上為間冰期,由此圖可知,冰原最盛 期約低於均溫 3.5°C。

(研究者自行繪製) 小提示: 丙是冰原最盛期

玉山:( 森七七

就在 1.55x 106年後的那個七月,就普通的台灣人而言已經冷到不行的,但孰知西伯利亞高壓悄悄向南擴散,造成臺灣的低溫現象,(我們設「寒流」=丁因素),此時臺北測站溫度的日最低溫度驟降到了≦10°C。

(圖片來源:中央氣象局)

16.1-10=6.1,也就是說當極冷寒流來襲時,約能降 6°C

小結論(4):若以冰期而言,在冰原最盛期可降 3.5°C;若寒流剛好來襲,當日最低溫可降 9.5°C。

(3.5°C+6°C=9.5°C)

我們分別取北(台北)、中(台中)、南(高雄)、東(花蓮)冬天的月均溫。若是夏天,太陽直射北回歸線,全台氣溫約同(先不論地勢),但當冬天太陽直射的是南迴歸線,南北溫差較大,故我們採四地區分別計算。

(參考中央氣象局資料,研究者自行繪製) 小提示: 丙是冰期;丁是寒流

以「地勢」而言(我們設「地勢」=戊因素),高於海平面每上升 100 公尺,溫度下降 0.6

°C,但這不是絕對的,僅適用在台灣或潮濕的地方。

(研究者自行繪製)

總結:結合甲~戊因素: 台灣北部高於海平面 1100m 處 台灣中部高於海平面 1200m 處 台灣南部高於海平面 1700m 處 台灣東部高於海平面 1400m 處

約在 1.55x 106年後的那個 7 月,於清晨便聽說寒流來襲而溫度降到了極低,悠閒地品嘗, 手中那杯白煙裊裊的熱牛奶。套上衣物,背起書包,當推開家中大門的剎那(0.0018 秒),白皚皚的雪花映入眼簾,輕輕、緩緩的飄落,雖然身上穿著厚重的溫暖,但卻絲毫掩不住內心的激動......

不過以上的一切一切,是以地球不可繼續暖化為前提,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們唯一 的地球,不然

我們就白算啦!!!!!!!!